做為一名精神科護理人員,要有不怕苦和累的精神。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被患者打罵,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,這是最重要的一點。其他有以下幾點:
1、自信: 自信可使我們變得堅強,不懼困難、積極向上,有勇氣接受挑戰(zhàn)和解決問題。護理事業(yè)的迅猛發(fā)展,許多護理工作方法函待改革、更新,社會對精神科醫(yī)護人員不理解,甚至對其懷有歧視,造成從事精神科的醫(yī)護人員有心理壓力,得不到社會和家人的支持,但只要我們有信心,就有勇氣和能力面對挑戰(zhàn)。
2、愛: 愛是人本善良的一種表現(xiàn),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方法,它能夠使人深深感覺到生活著是一種幸福。作為精神科的護士,愛心更是一種工作責任感的體現(xiàn),關心自己,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,更愛自己服務的對象,愿意為真誠付出。愛是重要的精神“營養(yǎng)素”。愛能伴隨人的一生。精神科的護士社會責任重大,同事、親朋和子女之愛十分重要,它們會使護士們在事業(yè)家庭上備添信心和動力,讓生活充滿歡樂和溫暖。
3、快樂: 緊張而繁重的護理工作難免使我們感覺疲勞、心情抑悶,只要我們注意適時添加“快樂”這種營養(yǎng)素,賦予生命以活力,才能緩解疲勞,消除抑悶,積極熱情投入到護理工作中,真誠問候每一位患者,在緊張的工作中尋找快樂,傳遞快樂。
4、寬容: 在工作中,護士與護士之間、護士與患者之間難免會發(fā)生一些矛盾沖突,當這些沖突危機無法化解時,我們護士就要適時放棄,學會寬容,寬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“營養(yǎng)素”。人生百態(tài),萬事萬物難免都能夠順心如意,無名火與萎靡頹廢常相伴而生,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,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。
5、自知: 了解自己、認識自己、把握自己。虛心接受同事的建議,謙猻地對待與自己相處的人和事,針對性地有計劃、有目的地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(yè)水平。
6、自控: 懂得自我控制是進行自我調整,維護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。在護理過程中,精神科的護士往往被精神疾病患者作為辱罵、打鬧、惡言攻擊的對象,因此,必須加強修養(yǎng),學會制怒,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達到平心靜氣,以理服人的境界。
7、阿Q: 在生活中,不可避免地要產(chǎn)生許多令人不快的情緒,如遇怨恨、急躁、不滿、痛苦、失意、羞愧、內疚時,不妨來點阿Q精神,沖著自己的內心大喊:“嘿,沒有什么了不起的,天塌下來都能頂。” 運用自解、自嘲的方法進行自我的心靈安慰,達到及排解和宣泄,以防不良情緒的日積月累,形成心理障礙。
(精神一科 張新娜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