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護管理
本網(wǎng)訊(文/閆凱月)患病之前,他們或許是學校里的學生,或許是剛畢業(yè)準備報答社會、報答父母的人才,或許是某崗位上的職工……曾經(jīng),他們也都是父母的驕傲、孩子的偶像、單位的佼佼者……然而由于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,使得他們思維、情感、意志、行為等出現(xiàn)了不同程度的異常,社會功能退化,有的甚至逐漸喪失自理能力,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,使得多個原本和諧的家庭,因此而不完美。而我們要做的,就是走近他們,從細致的生活護理到復雜的心理護理,經(jīng)過精心的治療護理,幫助患者重新回歸社會去創(chuàng)造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精神疾病的康復不僅僅說是通過臨床用藥消除或控制精神病性癥狀,還要通過多種綜合的康復措施,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。
患者入院后,康復護士會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,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計劃,包括休閑娛樂活動訓練,人際交往能力訓練,日常生活能力訓練,正念訓練等。
休閑娛樂活動訓練:在天氣晴朗、溫度適宜的情況下,康復護士會帶領患者進行室外活動,清晨組織廣播體操,晚飯后組織院內(nèi)散步;上下午組織跳繩、踢毽子、打羽毛球等活動;配備了音箱,患者可以聽音樂、跳廣場舞等。室內(nèi)還配有電視機、乒乓球桌、各類棋牌和圖書等,在天氣不好的時候,組織患者室內(nèi)活動。
人際交往能力訓練:護士會根據(jù)患者實際情況設立訓練目標,先從簡單的社交訓練入手,教會患者怎樣與朋友打招呼,如何與朋友或家屬相約一同看電影,逛公園,參觀活動等,鼓勵患者參加適宜的活動,幫助患者恢復興趣和愛好,逐漸樹立自我價值觀念,提高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。
日常生活能力訓練:主要針對病程較長的慢性衰退患者進行的訓練,重點培訓患者個人衛(wèi)生與生活自理能力,如整理床單元,洗漱穿衣,飲食睡眠排便,管理個人物品等,采用示范,講解,觀摩,模仿練習,反復練習,以患者的最大愿望為刺激手段,每日數(shù)次督促教導和訓練,使患者重獲日常生活技能,提升自我照顧能力。
正念訓練:以正念為核心的各種心理療法,包括正念減壓法和正念認知療法,正念冥想等,患者可以以此來緩解焦慮,放松自己,減輕壓力,改善情緒,提升個體認知能力等等。
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患者早日康復,用我們的辛勤耕作換取病人的身心康復,即便再苦再累也是化作一個字“值”,因為當看到患者出院時臉上洋溢笑容的時候,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成就感,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感。因為,患者的康復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