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護管理
本網(wǎng)訊(文/張華穎)在新醫(yī)二附院精神七科科室,總能看見一個瘦弱的身影穿梭在病房的每個角落,哪里有需要,她總是第一個出現(xiàn),她,就是我們的責任護士李亞婷護士。責任護士是最直接的病情觀察者,又是患者和家屬之間的主要溝通者,曾經(jīng)有患者說“我家人沒有做到的,護士做到了”“我在家不敢跟家人說的心里話,我卻敢和我的責任護士說”,可見責任護士在患者的住院過程中起著多大的作用。
一次查房中,李亞婷護士發(fā)現(xiàn)患者因為想家哭泣不愿治療時立即給予安慰和勸導,彎著腰在床邊耐心開導,還時不時的幫患者整理一下頭發(fā),直至患者情緒完全穩(wěn)定,才放心離去。走到辦公桌前坐下來,繼續(xù)自己未完成的工作。
前段時間,科室收住了一名精神發(fā)育遲滯伴發(fā)精神障礙的患者,剛到病區(qū)時患者頭發(fā)凌亂、衣服臟亂,全身散發(fā)著難聞的氣味。我們的責任護士李亞婷第一個來到患者身邊,幫患者換掉衣服,帶患者洗澡,幫患者剪發(fā),開飯的時候病人不知道吃飯,她端著飯菜耐心勸導,病人受癥狀支配將飯菜全撒到她身上,她沒有一句怨言,在同事提出替她喂飯時,她笑著拒絕了,換了一份飯菜繼續(xù)不厭其煩的一口一口的喂著病人。
做為責任護士她每天交完班都會第一個去看她負責的病人,看患者的穿著是否合適,基礎護理是否到位,患者有沒有內(nèi)心的煩悶,是否有需要她幫忙解決的問題等等。每次下班都是她最后一個走出病房,走的時候還不忘把自己的工作再檢查一遍。
任何時候她都是忙忙碌碌,勤勤懇懇,即使口罩擋住了她的容貌,但她的微笑是擋不住的,病友們給她送了一個“最美微笑護士”的稱號。有人說,護士的胸懷像大海,能容納千百萬被病痛折磨的患者,護士的品格像蠟燭,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。是呀,一個微笑,一句問候,一杯熱水,多么溫馨平凡的小事,但它卻融入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濃濃親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