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建之窗
小時候在外公家長大,外公經(jīng)常在院子里訓練我走正步,隨著外公“一二一,一二一”的口令,我也走得像模像樣。外公還經(jīng)常把我摟在懷里,給我講他的軍旅故事。
外公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一批空軍士兵,在部隊服役期間獲得過許多榮譽。轉業(yè)回到地方,他自愿放棄留在城里當武裝部長的機會,毅然選擇了回老家,后來經(jīng)過大家推選,成為了村黨支部書記。
“外公,你為什么不留城里呢?那樣,我就可以天天進城玩了。”稚氣的我問外公。
外公摸著我的頭說:“以前我們農(nóng)村生活又苦又累,最需要人手,外公回來就有勞動力了呀!”
坐在旁邊的大姨嘟著嘴說:“你外公是個棒勞力,人家休息的時候,他還在干活,掙得工分多,但他的工分都讓別人吃了。”
外公自知理“虧”,嘿嘿笑道:“我是支書,得有點兒覺悟嘛!”
原來,當時農(nóng)村生活艱苦,村里很多人都吃不飽,外公家也不例外,但只要家里有,外公都毫不吝嗇地送給別人。一次,外婆在孩子們的一再央求下,給大家蒸了一鍋玉米面饃,舅舅和姨們興奮地圍著鍋臺轉,就等起鍋。這時,外公聽見隔壁家小孩又哭又鬧:“我要吃東西,我要吃東西。”外公隔著低矮的墻頭看了看,端起饃筐,對舅和姨們說,“拴柱家兄妹四個還小,他爹走得早,給他們送幾個。”懾于外公的威嚴,舅舅和姨們誰也不敢說個“不”字,飽餐一頓變成每人只能吃一個,不得多吃。大姨說,這樣的事情經(jīng)常發(fā)生,受外公的影響,她看見誰有困難,也會不自覺地出手相助。
舅舅是家里的唯一男丁,小時候性格頑皮,有一次,小姨領著他到地里撿麥穗兒,舅舅看見麥田里有幾簇高高挺起的大麥,長長的麥芒,分外好看,就掐了一把。恰好被人看見,那人就大聲喊道:“支書家的娃偷麥子啦!”在地里干農(nóng)活的人全都聽見了。正帶領大家干活的外公順手撿起一根柳棍兒,捉住舅舅就是一頓抽,“小時偷針,大時偷金,這毛病得教育!”舅舅從此再也沒動過別人任何東西。
外公兄弟兩人,我們看望外公時,總不忘給二外公帶一份禮物。前幾年,二外公見到我總要嘮叨外公的“壞處”,在外公退休前,有次二外公喝多酒到外公家,“哥,這些年你當村支書,也沒給咱家辦啥事,趁你還沒退,幫我申請個低保戶吧!”外公一口拒絕。二外公說:“為啥?”外公說:“因為你哥是支書。”二外公一聽就急了,“你不是我哥!”二外公憤憤離去,剩下外公愣在那兒。
后來,二外公靠自己的勞動也致了富。有一次,我看望二外公,二外公拉著我的手說,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他哥。
外公的軍旅故事使我對部隊生活充滿了向往。長大后,我也如愿以償成為一名解放軍戰(zhàn)士,外公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,鼓舞著我。我在部隊里,屢屢建功受獎,轉業(yè)后,成為了一名最基層的勞動者,現(xiàn)在又成為一名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,清白做人,干凈做事,是我的人生追求。
今年春節(jié),我去外公家時見他還穿著洗得泛白的軍裝,就給他行了個軍禮,望著外公的身影,我在心里默念:永遠跟隨外公正步前行!( 來源:河南省紀委監(jiān)察廳網(wǎng)站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