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護管理
本網(wǎng)訊(文/李璐瑤)善良不是金,卻比金珍貴。總有一群人,擁有金子般的心,照亮了別人,也照亮了自己,他們品行端正,表里如一,善良的人,會心存善念,善良的人,總是為別人考慮很多,善良的人,總是散發(fā)溫柔的光芒。
在心身醫(yī)學一科,南丁格爾的精神薪火傳遞,生生不息,她們的人性關懷把善良詮釋地淋漓盡致。她們從來沒有把患者的贊美當作資本來炫耀,她們選擇了低調和謙卑,甘愿做無名英雄。但是,真善美不會被埋沒,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她們。
前段時間,石家莊一位跪著為患者采集咽拭子的醫(yī)務工作者李卓如火了,她的善良感染了所有人,而她的事跡也讓我想到了我科室一位同樣因跪下而美麗的一位姑娘,這名護士叫張靖嫻,是心身醫(yī)學一科的一名“95后”護士,在為患者輸液時,她總是保持跪姿。每當家屬搬一把椅子讓她坐下再為患者扎針時,張靖嫻總是擺擺手,并表示:“跪下來的角度剛好適合扎針穿刺,跪著就可以了。”每次的穿刺,張靖嫻都要重復跪下的動作,每次她都不以為然,穿刺過后還安慰患者,交待輸液的相關注意事項,張靖嫻說“跪下是最好的選擇,作為一名護理人員,不會考慮太多,這都是應該做的。”她與李卓如讓我明白,原來美麗與善良是同一回事。
在心身醫(yī)學一科總有一個每日都會加班的人,少則半小時,多則幾個小時,她就是王翠鵬護士。王翠鵬護士是心身醫(yī)學一科的康復護士,主要帶領患者進行正念治療與康復活動,每天王翠鵬護士都會跟患者與家屬進行長時間的交流,長到每次都無法正常下班,有時我也會問她“怎么還不下班?”她總是笑笑說“患者或者家屬來找我時,就說明他心中是有疑問、不解甚至是困惑,一旦想到這些,我就放不下她們,如果我能幫助到她們,我也會很開心,晚點下班也沒問題的。”每次看到王翠鵬護士與患者交流溝通時,她用愉悅與肯定得目光投向患者時,我都會想,王翠鵬護士是不是將自己的善良化作了一束光,將患者心中的陰霾撥開,為她灑下了一片溫暖的陽光。
如果心身醫(yī)學一科要頒布一個三好青年的獎項,我肯定首推趙甜甜。她總是無私奉獻、樂于助人。每當科室里面有應急事件需要人力調配時,趙甜甜總是第一個到達科室協(xié)助工作。當護士長要給趙甜甜補休時,她拒絕了,只是笑笑說“這都是小事,科室就是我的家,有什么需要我隨叫隨到。”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,趙甜甜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走出來,猶如天兵神將,幫助你解決最棘手的問題,又默默離開,從不要求回報,人情之深,人心之暖,將雷鋒精神生動演繹,讓我們體味人間的真善美。
善良看起來很簡單,但她需要赤誠的靈魂,博大的胸懷和堅定的信念,我們護理團隊所實行的人文關懷正是在善良的基礎上所延展。人文關懷,并非只是一個名字,她是善良的延伸,愛的傳遞。護理需要善良、需要人文關懷,患者需要愛,需要不期而遇的溫暖,和生生不息的希望,我相信,心身醫(yī)學一科一定會帶著善良、帶著愛意,為患者構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。